祝贺协会成立一周年
tzfsp@tzfsp.org
协会会刊 · 协会简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协会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会员中心 展会信息 企业黄页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会员: 密码:   
网站全面更新改版,通用网址:中国副食品信息网
国家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相关文件
行业规范
会员单位
 玉环荣光食品商行
 玉环县东青副食品经营部
 玉环县广盛副食品商行
 玉环县坎门阿国副食品批发部
 玉环坎门明升副食品商行
 玉环坎门佩红食品商行
 玉环黄有魁食品店
 玉环城关义法副食品店
 玉环县江老三酒行
 仙居县美青副食店
 仙居县坚伟批发部
 温岭市温西马公综合商店温峤…
 温岭箬横协和食品商行
 温岭市太平广发食品商行
 温岭市大溪平波便利店
 温岭市亨泰商贸有限公司
 温岭市城东海林食品商行
 温岭市城东隆诚食品商行
 温岭市思博副食品商行
 天台县瑞饶副食批发部
 三门县捷峰副食批发部
 三门县建法副食品批发部
 三门县凯乐副食经营部
 三门县叶宝慧副食店
 三门县吴强副食摊
 三门县诚源食品有限公司
 三门县华艳副食店
 三门县鼎佳副食经营部
 台州博纳食品有限公司
 路桥卢良君批发部
 路桥周永梅批发部
 蓬街妙冬批发部
 台州华联超市蓬街加盟店
 路桥陈美玲批发部
 路桥华旺酒业商行
 台州市路桥区林生副食品商行
 路桥李海红批发部
 台州市路桥永超酒业商行
 路桥金海岸副食品商行
 金清林平副食品商行
 路桥王玲飞批发部
 路桥董佰明批发部
 路桥张仙森批发部
 临海市德强酒业经营部
 临海市天富副食批发商行
 临海市下桥春华食品批发部
 临海市幸福副食经营部
 临海市军燕副食品商行
 临海市华源酒业商行
 临海市叶宝龙食品有限公司
 台州市其利物流有限公司
 椒江塘岸副食品批发
 椒江互利食品店
 台州市椒江好当家自选店
 台州舍得酒业有限公司
 台州经济开发区七禧副食品店
 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恒贸日用品…
 台州市荷招副食品商行
 台州市椒江洪家世华副食品批…
 台州市椒江豪泰酒行
 台州市椒江宏昌泰贸易商行
 椒江姐妹副食店
 椒江阿华副食经营部
 椒江副食品市场23号
 椒江江轮副食品批发部
 台州市椒江盛洲酒业副食品配…
 台州赟峤酒业有限公司
 台州市黄岩阿平食品配送中心
 台州市黄岩鑫业副食品商行
 台州市黄岩富龙酒庄
 路桥康旺酒业商行
 路桥金清兄弟商行
 临海市杜桥乐乐食品商行
 浙江五强酒业有限公司
 台州市椒江百缘百货商行
 台州市黄岩华腾酒业有限公司
 仙居县北门壹加壹超市
 台州市椒江海王酒业商行
 台州滢盛酒业有限公司
 个人会员
 浙江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
 台州市康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临海市建国酿造有限公司
 台州市润鼎食品有限公司
 临海市酿造二厂
 烟台南山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
 台州市路桥区水晶食品厂
 特聘个人会员
 台州市宁溪糟烧酒业有限公司
 临海市雄镇天酒业有限公司
 黄岩南从来批发部
 台州市椒江酒业商行
 温岭市泽国智富酒业商行
 天台五丰配送中心
 天台福建超市
 天台县齐昌朝酒类批发部
 临海市华鑫酒业商行
 临海市康旺食品经营部
 台州市椒江东兴副食品商行
 台州市椒江友利副食
 台州市椒江宏伟副食品经营部
 台州市椒江泽和副食品店
 椒江副食品市场潘恩元
 台州市椒江杨根副食品经营部
 台州副食品综合批发市场陈仙…
 浙江省台州市惠丰工贸有限公…
 台州市椒江鸿鑫酒业商行
 玉环县城关胡士杰副食品商行
 天台金旺副食商行
 天台金旺副食商行
 三门县明德副食店
 临海个体联强食品
 仙居县群丰副食经营部
 仙居县城乡综合批发部
 仙居县锦锁副食品商店
 仙居县德兴副食品商行
 玉环加明副食品店
 玉环金海酒业商行
 玉环县肖氏贸易有限公司
 玉环楚门永岳副食品商行
 浙江万昌酱园酒业有限公司
 台州市新峰酒业有限公司
 温岭市天顺副食品有限公司
 台州市黄岩龙灵尖茶厂
 温岭市太平梅花副食品店
 温岭市孙放德批发
 温岭马保华批发
 椒江道辉副食批发
 路桥伟金经营部
 台州市程氏贸易有限公司
 路桥恒翔酒业
 台州恒屹食品有限公司
 台州市路桥鼎顶酒业商行
 台州市丰泰保健品有限公司
 浙江八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天台五丰配送中心
 台州市椒江鸿鑫酒业商行
 青岛啤酒(台州)有限公司
 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台州市惠丰工贸有限公…
 椒江副食品市场46号
 天台福建超市
 天台县齐昌朝酒类批发部
 椒江徐昌华副食品
 椒江个体互利小吃配送
 台州副食品综合批发市场陈仙…
 台州市椒江杨根副食品经营部
 天台县宏伟副食店
 台州市椒江王家副食品商店
 临海市康旺食品经营部
 
搜 索:
范 围:
 
首页 政策法规国家法律法规 食品犯罪者终身禁沾食品行当
 
食品犯罪者终身禁沾食品行当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7162    更新时间:2013-03-28 08:08:17    收藏此页

“食品安全”四个字,分外牵动人心。2012年12月27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上,53名委员全票表决通过《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新条例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由本市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多部门制定的18个配套细则也将陆续实施,新条例及配套细则对市民关注的路边摊贩、餐厨垃圾、现场制售、农家乐、网上售卖食品等,均有了一系列“北京特色”的安全监管办法。

  “北京将对食品安全方面严重失信者实行全行业禁入。”昨天,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与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一起,对《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进行了全面解读。市食品办负责人表示,本市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生产经营问题食品构成犯罪的,将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亮点1

  重点食品构建全程可追溯制度

  “新条例有很多结合北京实际的‘创新’。比如北京85%的食品是由外埠输入,输入性风险大于自身生产的风险,所以在条例修订中,首次提出了‘安全食品供给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共同推进,将过去监管和控制为主,转变为建设和保障同步推进,并将延伸到全部生产和消费环节。”昨天,市食品办巡视员王建华在解读时说。

  新条例确立了新形势下首都食品安全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将贯彻“以市场换安全、以安全拓市场”的战略思想。

  目前,本市已在乳制品、生猪、牛羊肉等环节实施全程可追溯制度。而今后,有更多重点食品将构建全程可追溯制度。市食品办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应急处处长冯源表示,本市将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归集、共享、公布平台。“一些企业以前不愿公开信息,今后可就不行了。”条例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须按照规定报送信息,实现重点食品生产、收购、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全过程安全信息可追溯。

  新条例明确规定,在农产品生产源头,农业投入品经营者要建立经营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在生产加工环节,畜禽屠宰企业要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并记录养殖信息,不得收购或屠宰加工无固定基地、无法追溯来源的动物产品;在流通环节,生产经营者要查验记录食品信息并保存2年以上;储运、销售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的,应当配备冷藏冷冻设施以及具有连续测量和记录温度功能的装置。

   亮点2

  细分19种业态严把许可准入关

  如何把好食品经营的市场“入口”,从源头上防止“病从口入”?新条例在总则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以市场准入”为核心,实施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全过程管理。

  新条例针对北京是特大型消费城市的特点,借鉴香港等地按行业类别发放食品牌照的经验,将食品生产经营细化为食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作坊、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杂店、食品贸易商、无店铺食品经营者、商场超市、便利店、食品物流配送、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甜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乡村民俗旅游户、夜市餐饮服务、餐饮具清洗消毒服务等19种具体业态类别,按不同业态类别分别提出不同的许可要求,施行严格的市场准入。

  新条例还以地方法规形式,确立了区域协作机制。2012年3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8个省区市政府签署了《食品安全联动协作机制备忘录》,建立检测互认、信息共享、案件协作等工作机制。

  以此为基础,条例要求市政府与各相关省区市政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案件协查、问题食品处置、全程追溯、检验互认、技术协作等机制。鼓励外埠优质食品进京销售,支持京内外企业签订安全食品供应协议,推动进京食品生产基地提升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形成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体系。上述规定为区域协作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亮点3

  经营者信用状况决定监管频次

  本市构建多年的“信用管理”机制将在食品安全领域形成重拳。新条例明确规定,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本市各相关部门将把食品许可、日常监督及违法行为查处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依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状况确定管理重点和频次。

  “对严重失信者实行全行业禁入。对单位被吊销许可证负有责任的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自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冯源表示,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新条例还允许创新和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督执法和应急反应能力。如发现食品感官性状明显异常时,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视听图像资料、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现场情况,经当事人签字后作为执法证据。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将严重违法者的名称、违法事项和行政处理决定公示在生产经营场所,违法者不得擅自揭除、撕毁或遮挡。

  今后,对经评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或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责令暂停购进或销售等临时控制措施。必要时可以对相关企业、区域生产的同类食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亮点4

  乡镇街道须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北京将打造由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市食品办负责人说。

  根据新条例,本市实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依法公开相关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抽查监测结果、执法检查情况等信息。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应当及时公布相关情况。而从今天起,本报也将与北京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联动,及时将食品抽检及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北京市民。

  根据新条例,本市还将制定实施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今后,市食品办将组织协调工商、质监等部门,在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以及重点生产企业派驻食品安全监察员,实施驻点监管。

  本市还明确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和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的基本职责,对食品安全标准缺失,但有证据表明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参考依据。

  今后,食品安全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经营者都要被“追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被列入政府绩效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新条例首次明确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承担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和组织综合治理等5项职责。与此同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全面负责,必须履行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配合监管部门检查以及事故报告等6项职责。

  

配套法规

  关键词一 网售奶粉

  在《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配套规范征求意见过程中,市工商局将网店定义为“无店铺销售业态”,而乳制品不在无店铺销售业态的经营许可项目中。因此,网店是否可卖奶粉,就成为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热点。

  对此,市工商局食品处处长冀玮解释说,市工商局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今后,网店销售乳制品将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严格审批。凡在北京注册的网店,必须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才可以从事奶粉销售活动。

  关键词二 餐具消毒

  一些快餐店餐具不消毒的消息,让消费者非常担心。从4月1日起,经营消毒餐具服务须取得相应许可才能经营。目前全市有130多家登记注册的消毒餐具企业,在过渡期内,这些现存企业将按照新的规范进行整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取缔关闭。

  此外,卫生部门就餐饮具集中清洗的各种细节进行了明确。今后,本市将严格禁止食品经营者使用废弃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食用油,或者以此类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关键词三 流动商贩

  今后,本市一些流动商贩须定点定时经营。作为配套规则,市质监部门提出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作坊的监管指导意见,而区县政府将根据指导意见制定本区域的品种目录和生产条件。区县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保证安全的原则,划定临时区域、规定时段供食品摊贩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社会公布。

  从事食品摊贩经营的,应当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登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发放食品摊贩经营证,并将登记信息及时通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权威对话

  昨天,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巡视员王建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王建华表示,《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中的很多条款在国内尚属首创,条例全面实施后,将全面提升北京首都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问:为什么要修订《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必要性在哪里?

  答:北京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食品自给率极低,全国各地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有可能对北京市的食品安全工作造成影响。因此,防控输入型风险难度较大,市场准入存在薄弱环节。

  此外,本市食品安全组织领导体系、综合协调机制以及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日常工作制度,包括科技支撑、教育培训、全程追溯、信用管理、风险监测评估、举报奖励等长效机制建设,都需要依靠法规固化下来。各部门、各区县政府的监管职责,也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和细化,以便切实消除监管盲点,堵塞监管漏洞。同时,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需要强化,而广大消费者也强烈呼吁,对食品违法活动的惩戒力度需要加大。因此,及时修订《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十分必要。

  问:北京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请问条例有没有将此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

  答:在新条例中,有以往本市很多方面有益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被细化成法规确立下来。比如对高风险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制度,不仅被明确列入法规,还进行了补充、完善和细化。比如本市实施的“信用管理”,对严重违反者实施行业禁入。再比如为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本市提出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还有把食品安全监测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等。

  问:目前消费者普遍反映,食品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较低,与其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的巨额利润相比,以往的一些法规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请问条例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

  答:本市吸收了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立法经验,结合首都实际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按业态分类许可准入、食品安全监察员、进京动物产品检疫签封等制度。在《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第13条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款中,绝大部分设定了吊销证照和停产停业的处罚。从而对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全面细化,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严格界定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极大地增强了违法惩戒力度。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国务院部署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下一篇:饮用水新国标7月1日起实施 专家:考验政府“水责任”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暂无相关评论
主  题:  * 
昵  称:  *
评论内容:  *
 
|   协会首页   |   网站导航   |   入会须知   |   广告联系   | 
版权:台州市副食品行业协会 浙ICP备09091799号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天天阳光海岸一单元1001室 电话:0576-88856322 传真:0576-88170198 邮箱:tzfsp@tzfsp.org